天赐小说网

手机浏览器扫描二维码访问

几首情境相同的诗1(第1页)

几首情境相同的诗[1]

banner"

>

从1940年起,我悄悄地向陕西甘肃的地方报刊投稿,大部分如石沉大海,只有少数刊出。

有一次我寄给重庆的《文学月刊》一首题作《西中国的长剑》的长诗,赞美中国西部少数民族的苦难和历史业绩,其中我写到了成吉思汗的征战沙漠的骑士(我的远祖是其中的一员骁将,叫兀特儿)。

诗稿退了回来,审稿的是诗人力扬,他给我写了一封热情的信,说诗写得有想象力,情境是悲壮的,但结构太散漫,他建议我修改后务必再寄他看看。

十多年之后,1954年在文化部召开的一次会上,力扬找到了我,问:“你是不是谷风?”

我说是。

他责备我当年没有把诗稿改好寄他,他说他看过《鄂尔多斯草原》,认为不如《西中国的长剑》,后者有浓郁的浪漫主义的奇异的色彩。

我很感激他。

当时真不知为什么没有修改《西中国的长剑》,而是另写一首情境相似的《鄂尔多斯草原》寄给桂林的《诗创作》,出乎意料地被刊用了。

在那几个月(1941年秋到1942年春),我还写了另一首长诗《草原牧歌》,登在西安出版的一个不为人注意的32开木土纸印的诗刊《匆匆》上。

以上这三首诗显示了相近的艺术情境,现在只留下了《鄂尔多斯草原》,成为这一时期我的心情与追求的踪迹。

很明显这三首诗在创作手法上受到了艾青的《北方》和莱蒙托夫的《童僧》的某些启示。

我挚爱田间早期的诗,由于生活境况不同,我无法学他,而形式的模仿总是失败的。

但艾青的诗却容易追随,容易吸取,他的诗完整地展示了我熟悉的广阔的情境。

[1]此文初刊《随笔》1986年第2~3期,写作日期为1985年8月。

收入《牛汉人生漫笔》《牛汉诗文集》。

据《牛汉诗文集》编入。

请关闭浏览器阅读模式后查看本章节,否则将出现无法翻页或章节内容丢失等现象。

热门小说推荐
每日热搜小说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