青砖黛瓦,古槐参天。 院內按官职品阶,规制森严。 掌院学士有独立的厅堂,侍读、侍讲学士们则共用宽敞的值房,而修撰、编修、检討这些七品以下的词臣,则挤在东西两侧的大通房內,数十张书案罗列,终日与故纸堆为伴。 陛下设立集贤馆旨意下达的次日清晨,翰林院里的气氛便立时变得有些了不同。 东侧的通房內,新晋编修李贤正低头校对著一份《宣宗实录》的草稿。 他此时已经对著同一行字,看了足足一炷香的功夫,但却一个字也都没看进去。 平日里无比熟悉的馆阁体小楷,此刻在他眼中,全部化为了一团团跳跃不定的墨跡。 他身边的几位同僚,也正借著喝茶、磨墨的由头,压低了声音交头接耳。 “听说了吗?集贤馆的名单,全是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