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赐小说网

手机浏览器扫描二维码访问

四怎样看待历史撰述中诸因素的关系(第1页)

四、怎样看待历史撰述中诸因素的关系

banner"

>

宋代史家吴缜撰《新唐书纠谬》,认为“作史之难”

是一个事实,在此基础上,他对史家在历史撰述活动中的具体要求也做了明确的阐述。

尤其难得的是,他是中国史学上较早对“事实”

做了理论说明的史学批评家,同时也合理地阐述了事实、褒贬、文采之间的相互关系。

他这样写道:

夫为史之要有三:一曰事实,二曰褒贬,三曰文采。

有是事而如是书,斯谓事实。

因事实而寓惩劝,斯谓褒贬。

事实、褒贬既得矣,必资文采以行之,夫然后成史。

至于事得其实矣,而褒贬文采则阙焉,虽未能成书,犹不失为史之意。

若乃事实未明,而徒以褒贬文采为事,则是既不成书,而又失为史之意矣。

[17]

这一段话,阐述了“事实”

“褒贬”

“文采”

这三个方面之于史书的相互关系,而尤其强调了事实的重要。

其理论价值在于:首先,吴缜给“事实”

做了明确的定义,“有是事而如是书,斯谓事实”

意思是说,客观发生的事情,被人们“如是”

地按其本身的面貌记载下来,这就是“事实”

,或者说这就是历史事实。

他不是单指客观发生的事情,也不是单指人们主观的记载,而是指的客观过程和主观记载的统一,这是很有深度的见解。

其次,吴缜认为,“事实”

“褒贬”

“文采”

这三个方面对于史家撰写史书来说,不仅有逻辑上的联系,而且也有主次的顺序。

这就是“因事实而寓惩劝,斯谓褒贬”

有了事实和褒贬,即有了事实和史家对于事实的评价,“必资文采以行之,夫然后成史”

吴缜说的“事实”

“褒贬”

“文采”

,可能得益于刘知幾的“史才三长”

论。

它们的区别是在理论范畴上,后者要比前者内涵丰富和恢廓;在概念的界定上,前者要比后者显得明确。

最后,吴缜认为,“为史之意”

的根本在于“事得其实”

,褒贬和文采都必须以此为基础。

反之,如“事实未明”

,则“失为史之意”

,褒贬、文采也就毫无意义了。

吴缜对《新唐书》的“纠谬”

究竟如何,自应做具体分析,而他关于“事实”

“褒贬”

“文采”

之对于史书关系的认识,乃是中国史学批评史上的新发展,是史家关于信史标准之理论形态的新概括,也是对历史编纂理论最本质的阐述。

请关闭浏览器阅读模式后查看本章节,否则将出现无法翻页或章节内容丢失等现象。

热门小说推荐
我的悟性爆炸了

我的悟性爆炸了

大楚国,妖邪四起。这个世界,有武夫,有道佛,有妖物,有诡异。徐白穿越而来,地狱开局,身处匪寨牢房。当危及来临时,他发现自己的悟性不太对劲。观摩墙壁无名刀...

步步生香:嫡女医妃

步步生香:嫡女医妃

火柴男,也敢不要本小姐?她凝眸嘲笑,为夫体壮,不是火柴,不然试试。一个病秧子,竟然如此大言不惭,好,试试就试试,新婚命短,别怪她辣手摧夫。黄狼送来的弃婴,成为调香世家的嫡女,舅父惹来横祸,...

每日热搜小说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