手机浏览器扫描二维码访问
第二十一章
banner"
>
孔德之容,唯道是从。
道之为物,唯恍唯忽。
忽兮恍兮,其中有象,恍兮忽兮,其中有物。
窈兮冥兮,其中有精,其精甚真,其中有信。
自古及今,其名不去,以阅众甫。
吾何以知众甫之然哉?以此。
“孔德之容,唯道是从”
,这一句是本章的核心。
孔,大也。
德,得也。
孔德,指体现道的性能的大德之人。
为什么说这一句是本章的核心呢?因为本章所讲的就是道是什么,为什么道是大德之人的行为标准。
下面的文字就是对道的描述。
道是什么样的呢?老子告诉人们:道的状态是恍恍惚惚的。
(道不是某一确定的具体存在,是本体存在,也是气一样的物质一般。
)尽管道是恍恍惚惚的,但恍惚之中有物、有形象,是真实可信的。
老子对道的形状的描述,让人们认识到道是物,是物质存在,不是什么绝对精神,更不是神或上帝。
道是恍惚而真实的,大德之人应当仿效道,即形象方面的恍惚与内在本质的真实。
用老子的话说,即“和光同尘”
、“混兮其若浊”
、“微妙玄通”
、“敦兮其若朴”
。
这一章,老子从论述道与德的关系入手,再次描述了道,提出了十分精彩的道论。
首先,老子肯定道是物,不是精神。
但是道又不是具体的物质实体,它是一切物的共同本质。
它没有具体形态,它的存在形态只能是恍恍惚惚的。
在恍恍惚惚中有象(无物之象、大象),有物(无物之状)。
作为天地万物形成前的道,它是无限的无形的混沌,其中有真实可信的精气。
如果不存偏见,应当承认这一段对道的物质性的论述是深刻的,代表了两千五百多年前中外哲学的最高水平,是当时最科学的物质观。
老子还解决了宇宙本原本体道与具体物的本质之间的关系。
他指出,万物由道而来,道存在于万物之中。
具体物的本质属性就是“德”
,因为它“得”
之于道。
所以老子说“孔德之容,唯道是从”
。
德从于道,但道又赖德而显现。
请关闭浏览器阅读模式后查看本章节,否则将出现无法翻页或章节内容丢失等现象。
大楚国,妖邪四起。这个世界,有武夫,有道佛,有妖物,有诡异。徐白穿越而来,地狱开局,身处匪寨牢房。当危及来临时,他发现自己的悟性不太对劲。观摩墙壁无名刀...
...
...
...
...
火柴男,也敢不要本小姐?她凝眸嘲笑,为夫体壮,不是火柴,不然试试。一个病秧子,竟然如此大言不惭,好,试试就试试,新婚命短,别怪她辣手摧夫。黄狼送来的弃婴,成为调香世家的嫡女,舅父惹来横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