手机浏览器扫描二维码访问
第六节电子教材内容的评价
banner"
>
由于教育的复杂性,教育评价一直是一项极其具有挑战性的任务,然而其重要性和必要性不言而喻。
同样,对电子教材来说,建立一套质量评价标准,除了用于检验电子教材是否合乎教育教学应用需求,保障师生的权益,更重要的是可以引导科学的开发方向和目标,避免投入大量的人力、物力,却在低水平、低质量上徘徊不前。
对电子教材的评价,首先考虑到它与纸质教材在支持课程实施、服从于课程标准、应用于教学等方面的共同之处,应吸纳纸质教材评价的研究成果,然后再丰富它超出纸质教材之外的评价内容。
纸质教材的评价标准研究方面,国内高凌飚、丁朝蓬、方红峰等学者的评价指标具有一定的代表性。
高凌飚将教材评价指标划分为六个维度:知识、思想文化内涵、心理发展规律、编写制作水平、可行性、特色与导向性,并指出“应根据学科的具体情况将上述维度和问题学科化、具体化,形成评价的相关指标项,并进一步制定学科的具体评价标准”
。
[9]丁朝蓬将教科书的评价指标划分为教科书目标、教科书的内容特性和教科书的教学特性三个维度。
[10]方红峰从教科书选用评价的角度,结合浙江省在这方面的操作经验,将教科书的评价指标划分为五个维度,即内容维度、语言文字维度、教学设计维度、编印设计维度和课堂使用维度。
[11]这些评价维度各有侧重也各有见地,把握了教材的内在本质、重要功能和基本要求,具有重要的参考价值。
请关闭浏览器阅读模式后查看本章节,否则将出现无法翻页或章节内容丢失等现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