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赐小说网

手机浏览器扫描二维码访问

商颂是宋诗(第1页)

《商颂》是宋诗

banner"

>

宋人自称商,金文中已有成例(见《积古斋·钟鼎彝器款识》)。

《左传》中此称尤多(详见阎百诗所考)。

至于《商颂》之不能为商时物,必为宋时物者,王静安论之甚详,王君说:

《殷武》之卒章曰:“陟彼景山,松柏丸丸。”

毛郑于景山均无说。

《鲁颂》拟此章则云:“徂徕之松,新甫之柏。”

则古自以景山为山名,不当如《鄘风·定之方中》传大山之说也。

按,左氏传商汤有景亳之命,《水经注·济水篇》:黄沟枝流“北迳已氏县故城西,又北迳景山东”

,此山离汤所都之北亳不远,商丘蒙亳以北唯有此山,《商颂》所咏,当即是矣。

而商自盘庚至于帝乙,居殷墟,纣居朝歌,皆在河北;则造高宗寝庙,不得远伐河南景山之木;唯宋居商丘,距景山仅百数十里,又周围数百里内别无名山,则伐景山之木以造宗庙,于事为宜,此《商颂》当为宋诗不为商诗之一证也。

又自其文辞观之,则《殷虚卜辞》所纪祭礼与制度文物,于《商颂》中无一可寻,其所见之人、地名与殷时之称不类,而反与周时之称相类,所用之成语并不与周初类,而与宗周中叶以后相类,此尤不可不察也。

《卜辞》称国都曰商,不曰殷,而《颂》则殷商错出;《卜辞》称汤曰大乙,不曰汤,而《颂》则曰汤,曰烈祖,曰武王,此称名之异也。

其语句中亦多与周诗相袭,如《那》之“猗那”

,即《桧风·隰有苌楚》之“阿傩”

,《小雅·隰桑》之“阿难”

,《石鼓文》之“亚箬”

也;《长发》之“昭假迟迟”

,即《云汉》之“昭假无赢”

,《烝民》之“昭假于下”

也;《殷武》之“有截其所”

,即《常武》之“截彼淮浦,王师之所”

也。

又如《烈祖》之“时靡有争”

,与《江汉》句同;“约错衡,八鸾鸧鸧”

,与《采芑》句同。

凡所同者,皆宗周中叶以后之诗,而《烝民》《江汉》《常武》,序皆以为尹吉甫所作,扬雄谓“正考父晞尹吉甫”

,或非无据矣。

按王君此说有三证:一、景山在宋;二、《商颂》中称谓与《殷卜辞》不同;三、《商颂》中词句与宗周中叶以后诗之词句同。

二、三两证断无可疑,一证则无力。

盖《鄘诗·定之方中》亦有“景山与京”

之语,此诗乃卫文公成是丘时诗也。

恐景山即是大山之义,未必是专名,虽此证未必有着落,然二、三两证已足证《商颂》为宋诗而有余矣。

请关闭浏览器阅读模式后查看本章节,否则将出现无法翻页或章节内容丢失等现象。

热门小说推荐
每日热搜小说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