手机浏览器扫描二维码访问
移精变气论篇第十三
banner"
>
黄帝问道:“我听说在古代,治疗疾病只需调整病人的精神状态和改变他们的气血流动,用一种叫‘祝由’的方法,疾病就能自然康复。
然而现在,我们既要给病人内服药物,又要外用针灸和砭石,但效果还不一定好。
这是为什么呢?”
岐伯回答说:“古人居住简陋,生活在自然环境中,与飞禽走兽为伴。
他们冷了就活动身体来取暖,热了就找阴凉处避暑。
他们内心没有太多牵挂和欲望,生活悠闲自在。
因为这样的生活方式,他们的身体很少受到外界病邪的侵害。
所以,他们不需要依赖药物或针灸来治疗疾病。
一旦生病,只需调整精神状态和气血流动,用‘祝由’的方法就能恢复健康。”
“但现代人的生活就完全不同了。”
岐伯继续道,“他们内心充满了忧虑和思考,外在则忙于工作和奔波。
他们往往忽视自然的变化,不遵循养生的原则,导致身体容易受到病邪的侵袭。
一旦生病,病情往往很严重,甚至可能危及生命。
这时候,‘祝由’的方法就显得力不从心了。”
黄帝听后深有感触地说:“你说得对!
我非常希望能在治疗疾病时准确判断病人的生死和疾病的疑似。
你能教我如何实现这一点吗?”
岐伯回答说:“望色和切脉是非常重要的诊断方法。
通过观察病人的面色和切脉,我们可以了解他们的病情和身体状况。
面色就像天空中的太阳,有时晴朗有时阴沉;而脉象则像月亮一样,有时盈满有时亏损。
通过观察面色和切脉的变化,我们可以判断疾病的轻重和预后。”
黄帝又问:“除了望色和切脉,还有什么其他的诊断方法吗?”
岐伯回答说:“问诊也是非常关键的。
在安静的环境中耐心询问病人的病情让他们畅所欲言。
通过问诊我们可以了解病人的生活习惯、情绪状态以及病情的详细情况。
再结合望色和切脉的结果我们就能更准确地诊断疾病和判断预后。”
请关闭浏览器阅读模式后查看本章节,否则将出现无法翻页或章节内容丢失等现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