手机浏览器扫描二维码访问
又是“莎士比亚”
banner"
>
苗挺
苏俄将排演原本莎士比亚,可见“丑态”
;马克思讲过莎士比亚,当然错误;梁实秋教授将翻译莎士比亚,每本大洋一千元;杜衡先生看了莎士比亚,“还再需要一点做人的经验”
了。
我们的文学家杜衡先生,好象先前是因为没有自己觉得缺少“做人的经验”
,相信群众的,但自从看了莎氏的《凯撒传》以来,才明白“他们没有理性,他们没有明确的利害观念;他们底感情是完全被几个煽动家所控制着,所操纵着”
。
(杜衡:《莎剧凯撒传里所表现的群众》,《文艺风景》创刊号所载。
)自然,这是根据“莎剧”
的,和杜先生无关,他自说现在也还不能判断它对不对,但是,觉得自己“还再需要一点做人的经验”
,却已经明白无疑了。
这是“莎剧《凯撒传》里所表现的群众”
对于杜衡先生的影响。
但“杜文《莎剧凯撒传里所表现的群众》里所表现的群众”
,又怎样呢?和《凯撒传》里所表现的也并不两样——
“……这使我们想起在近几百年来的各次政变中所时常看到的,‘鸡来迎鸡,狗来迎狗’式……那些可痛心的情形。
……人类底进化究竟在那儿呢?抑或我们这个东方古国至今还停滞在二千年前的罗马所曾经过的文明底阶段上呢?”
真的,“发思古之幽情”
,往往为了现在。
这一比,我就疑心罗马恐怕也曾有过有理性,有明确的利害观念,感情并不被几个煽动家所控制,所操纵的群众,但是被驱散,被压制,被杀戮了。
莎士比亚似乎没有调查,或者没有想到,但也许是故意抹杀的,他是古时候的人,有这一手并不算什么玩把戏。
不过经他的贵手一取舍,杜衡先生的名文一发挥,却实在使我们觉得群众永远将是“鸡来迎鸡,狗来迎狗”
的材料,倒还是被迎的有出息;“至于我,老实说”
,还竟有些以为群众之无能与可鄙,远在“鸡”
“狗”
之上的“心情”
了。
自然,这是正因为爱群众,而他们太不争气了的缘故——自己虽然还不能判断,但是,“这位伟大的剧作者是把群众这样看法的”
呀,有谁不信,问他去罢!
请关闭浏览器阅读模式后查看本章节,否则将出现无法翻页或章节内容丢失等现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