手机浏览器扫描二维码访问
论人
banner"
>
四曰:主道约,君守近。
太上反诸己,其次求诸人。
其索之弥远者,其推之弥疏;其求之弥强者,失之弥远。
何谓反诸己也?适耳目,节嗜欲,释智谋,去巧故,而游意乎无穷之次,事心乎自然之途。
若此则无以害其天矣。
无以害其天则知精,知精则知神,知神之谓得一。
凡彼万形,得一后成。
故知一,则应物变化,阔大渊深,不可测也;德行昭美,比於日月,不可息也,豪士时之,远方来宾,不可塞也;意气宣通,无所束缚,不可收也。
故知知一,则复归於朴,嗜欲易足,取养节薄,不可得也;离世自乐,中情洁白,不可量也;威不能惧,严不能恐,不可服也。
故知知一,则可动作当务,与时周旋,不可极也;举错以数,取与遵理,不可惑也;言无遗者,集肌肤,不可革也。
谗人困穷,贤者遂兴,不可匿也。
故知知一,则若天地然,则何事之不胜?何物之不应?譬之若御者,反诸己,则车轻马利,致远复食而不倦。
昔上世之亡主,以罪为在人,故日杀戮而不止,以至於亡而不悟。
三代之兴王,以罪为在己,故日功而不衰,以至於王。
何谓求诸人?人同类而智殊,贤不肖异,皆巧言辩辞以自防御,此不肖主之所以乱也。
凡论人,通则观其所礼,贵则观其所进,富则观其所养,听则观其所行,止则观其所好,习则观其所言,穷则观其所不受,贱则观其所不为。
喜之以验其守,乐之以验其僻,怒之以验其节,惧之以验其特,哀之以验其人,苦之以验其志。
八观六验,此贤主之所以论人也。
论人者,又必以六戚四隐。
何谓六戚?父、母、兄、弟、妻、子。
何为四隐?交友、故旧、邑里、门郭。
内则用六戚四隐,外则用八观六验,人之情伪、贪鄙、美恶无所失矣。
譬之若逃雨污,无之而非是。
此圣王之所以知人也。
请关闭浏览器阅读模式后查看本章节,否则将出现无法翻页或章节内容丢失等现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