手机浏览器扫描二维码访问
邦有道,不废:一个智慧之人的处世之道
banner"
>
子谓南容:“邦有道,不废;邦无道,免于刑戮。”
以其兄之子妻之。
孔子的另外一个学生叫南宫适(kuò)。
孔子说南宫适“邦有道,不废”
,当国家政治清明、社会环境特别好的时候,他不会被排挤,能在主流中做出努力,在盛世的条件之下,创立自己的一番功业。
这说明他有人品、有能力。
“邦无道,免于刑戮”
,如果国家政治昏乱,乱臣贼子当道,他则能够免于刑戮,不会受到罪责,不会进监狱,不会受到牵连。
这说明他有智慧、有担当。
孔子认为,“邦有道”
的时候能为人们做出贡献,“邦无道”
的时候能够明哲保身,是一种有智慧的表现。
有人对孔子的这个观点表示怀疑,因为这句话让我们感觉孔子不是那种舍生取义的人。
我们可以将孔子和孟子的言论进行比较,去理解孔子的观念。
我们会发现,孔孟二人是不一样的。
孟子说:“鱼,我所欲也;熊掌,亦我所欲也。
二者不可得兼,舍鱼而取熊掌者也。
生,亦我所欲也;义,亦我所欲也。
二者不可得兼,舍生而取义者也。”
类似孟子的这种豪言壮语,孔子从来没有说过。
孔子说,到了乱世能够卷而怀之、明哲保身是很重要的。
我个人觉得,孔子是一个能够舍生取义的人,我们能够从他的行为中看出这样的处世态度。
但是孔子很欣赏在乱世时期能自保的人,在那种昏天黑地、艰苦恶劣的环境下,无论是活下去还是选择死亡,都是有勇气的表现。
自保不等于苟且偷生,不要随便地批评和轻视。
对于南宫适,孔子“以其兄之子妻之”
,把自己的侄女嫁给了他。
我们把公冶长和南宫适放在一起对比,很明显地感觉到,南宫适的条件要好得多。
“邦有道”
的时候,他在当大官,做生意;“邦无道”
的时候,还能免于刑戮,可以说集智慧、责任、担当、人品于一身。
孔子把自己的侄女嫁给南宫适,却把亲生女儿嫁给一个从监狱里出来的人,古人分析这件事,认为孔子有礼让之心。
请关闭浏览器阅读模式后查看本章节,否则将出现无法翻页或章节内容丢失等现象。
...
...
...
...
赢飞羽穿越大秦,开局年仅五岁半。还好身携熊孩子系统,只要不断搞事就能获得奖励。什么?系统你说我爹是秦始皇?当得知自己竟是嬴政流落在外的第二十四子时,赢飞羽惊了。为了大秦不再二世而亡,也为了自己的小命,赢飞羽只好出手为嬴政逆天改命,导演沙丘宫之变!嬴政好孩子,跟朕回宫,宫里好吃的多的很!小正太有泡面吗?当代大儒小公子,咱们今天学四书!小正太你瞧瞧我倒背的如何?第一武将小公子,臣来教你几招!小正太还是我先给你表演一个空手舞石狮子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