手机浏览器扫描二维码访问
序
banner"
>
这是我六七年来的讲义稿,前五章是一九一九年在长沙第一师范时编的,第六章小品文是一九二二年在白马湖春晖中学时编的,二者性质不同,现在就勉强凑集在一处。
附录三篇,都是在校报上发表过的,也顺便附在后面。
教师原是忙碌者,国文教师尤其是忙碌者中的忙碌者,全书诸稿,记得都是深夜在呵欠(1)中写成的。
讲的时候,学生虽表示有兴味,但讲过以后,自己就不愿再去看它,觉得别无可存的价值。
只把订成的油印本撂在书架上。
有一天,邻人刘薰宇从尘埃中拿下来看了说是很好,劝我出版,我只是笑而不应。
这已是四年前的事了。
去年,薰宇因立达学园缺乏国文教师,不教数学,改行教国文了,叫我把稿本给他,说要用这去教学生。
我告诉他原稿不完全的所在,请他随教随修改。
薰宇教了一年,修改了一年,于说明不充足处,使之详明,引例不妥当处,重新更换,费去的心思实在不少。
大家认为可做立达学园比较固定的教本,为欲省油印的烦累,及兼备别校采用计,就以两人合编的名义,归开明书店出版。
本书内容取材于日本同性质的书籍者殊不少。
附录中的《作文的基本态度》一篇,记得是从五十岚力氏(2)《作文三十讲》中某章“烧直(3)”
过来的,顺便声明在这里。
一九二六,八,七,丏尊记于上海江湾立达学园。
(1)呵欠:现作哈欠。
(2)五十岚力氏:即五十岚力(1874—1947),日本国文学家。
(3)烧直:源于日语词汇“焼き直す”
,指对作品进行改写。
请关闭浏览器阅读模式后查看本章节,否则将出现无法翻页或章节内容丢失等现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