手机浏览器扫描二维码访问
秦王称帝
banner"
>
统一中国后,秦帝国空前强大。
秦王的称号显然已不足以显示其威力。
在春秋以前,“帝”
是天上最高神的名号,“王”
是人间最尊贵的称谓,所以说“天无二日,土无二王”
(《礼记·曾子问》)。
战国时代,周王室进一步没落,七国相继称王,王的尊严就降低了。
当时便把天神的尊号下放到人间,齐秦两霸的国王曾相约分别称为“东帝”
和“西帝”
,不过没过多久又先后放弃了。
秦王政当时年仅38岁,年轻气盛,自以为建立了旷世伟业,于是召集大臣、百官、博士征集名号。
最后决定把传说中三皇五帝尊称合而为一,号称皇帝。
他是第一代皇帝,所以叫始皇帝,希望“二世、三世至于万世,传之无穷”
。
皇帝是封建国家的最高统治者,拥有至高无上的权力。
秦始皇为了显示自己独一无二的至尊地位,自称为“朕”
,“命为制,令为诏”
,“印”
称“玺”
;又废除子议父、臣议君的“谥法”
;制定了尊君抑臣的朝仪和等级森严的舆服制度。
秦始皇创造了“皇帝”
这一新名词,秦朝的皇帝虽然二世而亡,但“皇帝”
这一名号却为历代封建王朝袭用,从此就成了专制主义中央集权的封建国家中最高首脑专用的尊称。
请关闭浏览器阅读模式后查看本章节,否则将出现无法翻页或章节内容丢失等现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