手机浏览器扫描二维码访问
葛兰西
banner"
>
安东尼奥·葛兰西(AntonioGramsci,1891—1937),意大利哲学家,意大利共产党和西方马克思主义的创始人。
1891年,葛兰西出生于意大利的撒丁岛;1911年,进入都灵大学学习,期间受到意大利唯心主义哲学家克罗齐的影响;1914年,加入意大利社会党,先后担任了社会党都灵支部的《人民呼声》周刊和意大利社会党机关报《前进报》的编辑;1919年,与都灵大学的校友陶里亚蒂等人合作创办了社会主义周刊《新秩序报》;1921年,与波尔迪加等人一起创建了意大利共产党;1922—1924年,分别在莫斯科和维也纳为共产国际工作;1924年,被选入意大利议会,同时成了意大利共产党的重要领导人,力图把意大利共产党改造成为一个以群众为基础的革命政党;1926年,被意大利法西斯警察逮捕,并被判20多年监禁;1937年,从狱中释放一星期后在意大利罗马逝世。
葛兰西一生留下了大量的文献、笔记和书信,其中,最重要的是《狱中札记》。
《狱中札记》涉及哲学、历史、军事、文艺、宗教、国家学说、无产阶级革命理论等众多领域。
从哲学上来说,最重要的,是提出了“实践哲学”
这一对马克思主义哲学的新概括,同当时对马克思主义的正统解释——经济决定论决裂,开创了西方马克思主义的研究路向。
“实践哲学研究中的某些问题”
选自《狱中札记》,集中体现了葛兰西对庸俗马克思主义、克罗齐哲学的批判和对“实践哲学”
的阐述。
葛兰西认为,“实践哲学”
既不是像庸俗唯物主义那样坚持“物质一元论”
,也不是像克罗齐的唯心主义那样坚持“精神一元论”
,而是坚持“实践一元论”
;“实践一元论”
就是指物质和精神在具体历史行为中得到同一,这种同一可以用“历史集团”
这一概念来表达,所谓“‘历史集团’的概念,即自然和精神之间(经济基础和上层建筑)的统一、矛盾和区别之间的统一”
。
这一思想可以使马克思主义从唯物主义的纯粹的机械性中摆脱出来,从唯心主义的纯粹的自主性中摆脱出来;既突出了精神力量或意识形态的现实性,又不至于使这一自主性陷入唯我论的泥淖,从而在此基础上恢复马克思辩证法的革命性本质。
请关闭浏览器阅读模式后查看本章节,否则将出现无法翻页或章节内容丢失等现象。
大楚国,妖邪四起。这个世界,有武夫,有道佛,有妖物,有诡异。徐白穿越而来,地狱开局,身处匪寨牢房。当危及来临时,他发现自己的悟性不太对劲。观摩墙壁无名刀...
...
...
...
...
火柴男,也敢不要本小姐?她凝眸嘲笑,为夫体壮,不是火柴,不然试试。一个病秧子,竟然如此大言不惭,好,试试就试试,新婚命短,别怪她辣手摧夫。黄狼送来的弃婴,成为调香世家的嫡女,舅父惹来横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