手机浏览器扫描二维码访问
从“赤脚医生”
到小说家
banner"
>
今天来看,残雪的生活经历有点特殊。
她的创作经历也很有传奇色彩。
她小学毕业,当过赤脚医生、工人,开过裁缝店。
显然,从学历上来看,残雪的文学训练似乎很不足。
她说:“在中国女作家之中我也许是比较不同的,我想对我影响较大的是在‘文革’那一段日子,我父亲被下放,母亲被送到五七干校,因此我没有上学,但我喜欢看书,从小看了不少书,影响最大的一段时间是我结婚生子后,奋起挣扎,与丈夫自学缝纫的那一段。
就是从那个时候开始,我第一次看到了自己的能力,产生了写小说的念头。”
残雪在上完了小学以后,就没有继续上学。
她不上学并不是被迫的,而是自己主动选择的。
她说,她对上学有一种本能的反感。
“虽然当时我想进学校还是可以,可是我不想。
我记得那时候我才十三四岁,我的父亲非常开明,他从不骂我,也不逼我上学。”
残雪似乎把上学看成了受难。
联系到当时的教育环境,我们也许可以把这种不上学的经历看成是作家的一种幸运。
“我从小时候起就喜欢看书,看了很多古典小说,如俄罗斯文学、狄更斯等等,关于现代派文学,因为在中国很少翻译,所以没有机会接触。
到70年代末,中国终于也翻译现代派文学了,但那时我二十七八岁,看了也不太懂,然而,即使不懂也坚持看。
大约在三十岁左右,有一天忽然有了一种非常亲近的感觉,突然理解了。
那是一种冲击性的变故,突然感到倘若那样,自己也能写。”
从她对早年经历的叙述中,我们看到她具有不同一般的精神力量,这种素质潜伏在她的身体之内,等待表达的机会。
她说,她在1983年才开始写小说,而且一写就马上成功了。
请关闭浏览器阅读模式后查看本章节,否则将出现无法翻页或章节内容丢失等现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