手机浏览器扫描二维码访问
第259章
周瑜语气中的急切与不容置疑,与其说是劝谏,不如说更像是一位重臣在训诫不懂事的后辈。
而孙权面色果然骤然一沉。
何等敏感,立刻听出了周瑜话里那超越臣子本分的意味。
联想到方才密信先呈周瑜的细节,一股被轻视、被辖制的不快猛地涌上孙权心头。
孙权目光锐利地盯住周瑜,声音冷硬:
“公瑾!
吾兄孙伯符,当年平定江东时,哪一战不是亲冒矢石?我孙仲谋,岂是贪生怕死之辈?”
孙权刻意顿了顿,一字一句,清晰的宣告:
“孤意已决,公瑾不必再劝!”
周瑜被孙权这不容置疑的话语刺得一怔,这才意识到自己方才情急失言。
看着孙权那冷峻的脸色,所有劝谏的话语都堵在了喉咙里。
周瑜饱读诗书,通晓史册,太清楚一个年轻君主初掌权柄时,是何等渴望建功立业来巩固权势。
理智告诉周瑜,孙权不是其兄孙策那般勇武绝伦的将才,亲临战阵实非明智之举,若是伯符在此,他定会全力支持其亲率锐士踏营——因为那根本就是送上门来的军功。
可仲谋......终究差了那份与生俱来的悍勇。
但是,周瑜也明白,在这群雄逐鹿的乱世,一个君主若不能亲手执刀立威,就永远镇不住麾下的骄兵悍将。
孙权此举,并非任性,而是必行之路。
周瑜深深望了孙权一眼,在那双年轻而执拗的眼睛里,看到了不容退缩的决心。
也罢。
周瑜深吸一口气,再抬眼时,眼中已尽是沉静之色。
周瑜微微欠身,语气恢复了往日的从容:
“主公既有此志,瑜自当竭诚辅佐,然用兵之道,贵在万全。
然兵者,国之大事,死生之地,不可不察。”
声音沉稳而冷静:“黄老将军信中所述,刘琦连胜而骄,疏于防备,确是不假。”
“然其麾下诸葛亮、庞统等人,皆非庸碌之辈。
刘琦狂傲,未必疑心黄老将军,但此二人未必不会有所察觉。”
“若我军仅凭此信,便与黄老将军约定时辰贸然袭营,恐正堕其彀中。”
孙权闻言,心头不由得一紧。
孙权虽不满周瑜这般谨慎的态度,却又不得不承认这番话确实在理。
孙权强压下心头那点不快,追问道:“那公瑾之意...是要放弃这大好时机?”
“非也。”
周瑜摇头,轻声否定道,手指在荆州大营的位置轻轻一点:“机会既现,岂能轻弃?只是用兵之道,贵在万全,黄老将军这步棋,要用,却不能只用这一招。”
请关闭浏览器阅读模式后查看本章节,否则将出现无法翻页或章节内容丢失等现象。
李恪一朝穿越大唐,成为了三皇子吴王。因未能熟悉走势,懵逼的他未能如时参加李世民生辰宴完蛋,这下麻烦了!好在有天道系统加持,李恪带着系统的奖励屁颠屁颠登场。李恪父皇,赶紧看...
...
女侠且慢,你可知我是什么人?知道,女帝身边的宠臣,反贼头目的相好,江湖名门的少主。脚踏三只船,我砍得就是你!已有万订完本作品世子很凶仙子很凶,质量人品皆可保证,有兴趣的读者可以先看老书。...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