手机浏览器扫描二维码访问
冉子退朝:处理公事,要讲规矩
banner"
>
冉子退朝。
子曰:“何晏也?”
对曰:“有政。”
子曰:“其事也。
如有政,虽不吾以,吾其与闻之。”
这段对话的场景有点凄凉。
孔子老了以后,与自己的学生住在一起。
有一天,冉有退朝回来了,孔子问他:“你怎么今天回来这么晚?”
冉有说:“有政。”
当时,有这样的说法,“在君为政,在城为事”
,国君的事情叫作政,季氏等三家的事情叫作事。
冉有说“有政”
,意思就是“君找我有事”
,但是冉有并没有说具体什么事情。
孔子说“其事也”
,意思是说:“不是国君找你,应是季氏找你。
如果真的是国君找你有事,虽然不需要我参与,也没有人特意告诉我,我也能够听说。”
这段对话微言大义,生动入微。
孔子是当过大领导的人,他明白国君的事都是大事,这种内参总会送到他这儿来,他一定会知道。
这里有两种可能。
第一种可能:冉有替季氏做过很多事情,比如征敛,去收更多的税。
孔子对此非常不满,甚至说过“非吾徒也。
小子鸣鼓而攻之”
。
我估计这两件事有联系,冉有有事瞒着孔子,跟孔子打马虎眼说“有政”
,谎称国君有事,孔子当面揭穿了他。
第二种可能:孔子纠正冉有用词不当。
冉有说“有政”
,指的是季氏布置的任务,他觉得季氏当时在鲁国当权,季氏的任务等同于国君的任务,甚至比国君的任务分量还要更重,所以他在潜意识中就忽略了用词的区别。
孔子纠正他说,就是季氏家里的“事”
,不能够被上升到“政”
这个用词上。
请关闭浏览器阅读模式后查看本章节,否则将出现无法翻页或章节内容丢失等现象。